双峰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展播(五)县教育局:破解学位“缺口” 确保每个孩子上好学
2021-12-10 17:32:56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 编辑:戴戈 | 作者:全媒体记者 李茜 王涛威          浏览量:18433

双峰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展播,今天推出第五期:县教育局破解学位“缺口”,通过改扩建城区学校,盘活城郊学校资源,持续增加学位供给,多措并举化解“大班额”,确保每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冬日暖阳,芙蓉学校正在进行第一届阳光课间大活动比赛。音乐声中,同学们一边有节奏地吟诵经典古诗,一边整齐划一跳着韵律操。随着旋律变化,同学们的动作时而轻盈,时而刚劲,时而欢快,时而柔美,展示了该校融阳光体育运动与经典诵读为一体的古诗韵律操的独特风采。

位于县城西郊的这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寄宿学校---双峰县芙蓉学校,主要接收周边村落和园区企业子女就近入学,已于今年9月1日迎来第一批新生。学校按高考标准化考点配套设施设备。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校园内环境优美,宽敞的塑胶跑道和碧绿的草皮相得益彰,干净明亮的教室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

双峰县芙蓉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芝兰告诉记者,芙蓉学校是省长工程、县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今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2.4亿元,占地73.5亩,新增学位3000个。它的建成有效化解了城区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推动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00年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导致我县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学位短缺,大班额现象严重,不仅分布范围广,而且班额大,多的达100多人,并开始异化为“农村学校空心化、城区学校大班额”,城乡教育开始两极分化。为破解城区学位相对不足的难题,我县既在组织架构上动脑,又在学校建设上着力,更在配套机制上创新。近5年在中心城区及周边投入资金10余亿元,采取新建、搬迁、扩建、捐建、改建等方式,累计增加城区学位16000个,确保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学上。

在不断扩充城区学位建设的同时,统筹城乡学校建设,全力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县累计消除危房36万平方米,新建、维修、改造校舍55万平方米,创建标准化教学点61个,利用闲置校舍恢复小学或改造成幼儿园8所,新建学校食堂55个,改造薄弱学校295所,新增镇区学位4700个。

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提名人选张波表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民生工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近年来,在县城先后新建了双峰一中、双源、湾田、丰茂、芙蓉等5所学校,净增学位16000余个,有效破解了城区学位紧缺难题。下一步还将新建城东学校和有恒学校,为城区作好学位储备。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下载APP